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讨

人民政协应更好发挥凝聚共识作用

来源: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13


凝聚共识既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系,更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崇高使命,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中心工作之一。人民政协在凝聚共识上具有联系广泛和渠道畅通等独特的制度优势。当前人民政协在发挥凝聚共识作用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着力局限单一、平台渠道还不够广泛、密切联系群众还不够深入等薄弱环节。人民政协要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完善制度机制,拓展工作参与面,创新搭建平台载体,加强界别工作,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建立凝聚共识成效评价机制等更好发挥凝聚共识作用。

关键词凝聚共识作用发挥 提质增效

面对泛滥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能够快速控制,正是得益于举国之战的国家共识高度凝聚。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人民政协是基于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组织起来的政治共同体,团结和民主作为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其核心就是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把服务实现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1】人民政协通过有效的工作,更好地发挥统战职能把各方面的共识、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既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系,也是人民政协的优势所在,更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崇高使命。

一、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特性

(一)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内涵。凝聚共识简单地讲就是把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就是在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履职活动和学习宣传等经常性工作,以界别为纽带、以委员为载体,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集中起来,把党的主张和决策部署转化为各界人士的共同意志和行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核心是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形成共同思想政治认识是凝聚共识的基础和前提。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凝聚思想政治共识,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三)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目标任务是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2】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都是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目的是促进决策科学、推进政策落实、提高工作成效,既是协商议政,也是形成共识。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政治目标,就是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固本强基的工作。

(四)人民政协在凝聚共识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一是协商民主优势,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和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二是联系广泛优势,人民政协以界别为构成单位,团结面之宽、社会覆盖面之广,是其他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三是渠道畅通优势,人民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视察调研、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一切履职活动,都是广泛的政治生活参与渠道。

二、当前人民政协在凝聚共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政协履职重建言资政,轻共识引领现象客观存在。存在对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职能定位认识不充分的现象,建言资政工作做得多,但凝聚共识着力不够,有的片面强调意见建议的采纳,而对如何在建言资政中更好凝聚共识谋划得不够,对凝聚共识作用效果缺乏经常性检视。

(二)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凝聚共识的重要使命,但各级政协组织如何履行好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能并未得到凸显,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从凝聚共识的力度看,政协出台了各种制度推进建言资政,但对凝聚共识履职实践上缺乏制度性安排,普遍存在着把政协履职简单等同于仅仅对政策制定提出意见建议。

三)凝聚共识着力单一,密切联系群众不够。政协往往局限在凝聚委员共识,缺乏跳出政协凝聚共识的思维和探索。政协工作还存在着精英履职现象,在推动社会多元共治上还不够,在如何引导委员带动界别群众,凝聚更多基层群众共识上研究和实践较少,基层群众对政协还存在着神秘感和距离感。

(四)凝聚共识较局限,前瞻性和全局性建设作用发挥不够。政协凝聚共识较多集中在对党政决策的意见建议上参政议政,对如何站在国家或省域、市域、区域治理全局,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更好推动党政科学决策部署落实上还缺乏建设性高招。

(五)凝聚共识渠道不够广。政协履职的主要方式是理论学习、协商议政、视察调研等方式,对新媒体、新方法研究运用得不够,凝聚共识的渠道较窄,传统履职方式很难实现新时代凝聚共识工作要求。

(六)界别和委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界别是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路径,但目前界别凝聚共识的工作开展得较少,联系界别群众不经常,委员界别意识模糊,发出的界别声音较微弱。政协委员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普遍不强,对政协工作肩负的使命任务和委员职责认识不足,履职不积极,没有较好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凝聚共识的作用。

三、人民政协更好发挥凝聚共识作用工作路径

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把凝聚共识作为重要职能和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体制机制为主线,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独特作用,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政协工作思想政治引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道路认同,促进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共同政治思想基础上的大团结大联合。强化政协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强化党员委员的示范引领,加强对委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形式载体创新,可以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各界别委员学习政协先贤在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贡献与作用,启迪同心思维,增强责任担当等。

(二)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政协凝聚共识工作。深化党派团体合作共事机制,完善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共同事务情况交流机制,做实政协党组成员联系民主党派、工商联制度。探索谈心谈话的常态化机制,做实政协领导联系走访约谈委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委员与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等等,形成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完善专委会工作制度,强化专委会统战职责,发挥好专委会在凝聚共识方面的前沿阵地作用。建立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机制,在协商议题设置、程序安排、成果反馈等方面体现凝聚共识的要求。提案立案、办理、督办等工作完善参与机制、沟通机制、反馈机制,促进提案者、政协组织、承办单位增进交流提高共识。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和来信来访,及时处理反馈,沟通思想、解疑释惑,健全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机制。完善理论研究和学习的长效化机制,通过理论研讨、政策解读引导各党派界别、各界人士真正把思想行动凝聚到党政决策部署上。

(三)以人民为中心,拓展政协工作参与面。坚持反映民声与引领民意相结合,主动把党政决策部署向界别群众宣讲好,及时把界别群众合理诉求向党政反映好,消除隔阂,增进共识。扩大政协协商的参与面,探索让相关领域的专家、管理者、从业者、管理对象、群众代表有序有效参与协商,听取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界别的利益求,真正做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干,在协商中凝聚党政科学决策部署共识。进一步发挥政协协商开放机制的作用,坚持邀请委员列席主席会议,邀请市民代表旁听审议重点民生实事相关议题的常委会议,邀请群众参与专题协商,协商过程开展互动式发言辩论等等,在协商议政中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形势和大局,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贴近基层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四)创新平台载体,拓宽政协凝聚共识渠道。探索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的新模式,探索在乡镇(街道)设立实体的政协工作机构,在基层设立委员活动和履职的固定场所。着力推进“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站和委员流动工作站建设,搭建镇街协商平台,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协商、推动委员开展联系村(社区)工作等。搭建与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群众之间的协商平台,开展共商共治。创新政协履职“互联网+”模式,搭建网络协商和线上凝聚共识平台,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议政、在线联谊等,建立起党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常态化、便捷化的互动沟通协商机制,扩大群众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以对话座谈、深度访谈、邀请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等形式,为体制外力量提供制度化沟通平台。推广委员会客厅、界别活动室等创新平台,积极探索面对面协商、实地协商等模式。激发委员和群众参与热情,贴近党政中心大局,敢于发声,引领发声,传播正能量,抢占舆论高地,更大范围更加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

(五)加强政协界别工作,努力扩大社会共识。界别是政协的基本组织单元,只有更加注重界别建设,发挥每一个界别的主动性,加强政协工作整体联动,才能更广泛地凝聚共识和力量。增强委员界别意识,各界别通过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组织以界别委员为主体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发出界别声音,提高界别凝聚力。建立委员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制度,界别委员应真正做到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宣传党政方针,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支持委员通过界别渠道反映情况,收集敏感点、关切点信息,做好意见反馈,注重共识形成。

(六)树好政协委员形象,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进一步完善委员守则、委员履职规则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委员参与政协工作的规矩纪律和品行要求。政协委员既要建言资政,更要在界别群众中示范引领,政协凝聚共识就是要用委员的影响力和政协机制赋予的话语权去影响更多的群众。“提升履职实效”“思想政治引领”等为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以系统化的培训提升委员凝聚共识的责任和担当,提升委员为国尽责、为民履职的情怀和凝聚共识能力。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加强委员履职服务和管理,通过主席会议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指导和推动委员履职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委员履职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协委员约谈制度和退出机制,对履职不认真的委员及时进行通报或调整。政协委员必须明确凝聚共识是建言资政的基础,切实把广泛凝聚共识的责任扛在肩上,不断强化委员作为人民政协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共识。

(七)建立凝聚共识成效评价机制,推动政协凝聚共识工作提质增效。政协履职活动要真正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把提质增效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建立政协凝聚共识成效评价机制,经常检视凝聚共识效果。一是评价是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学习和管理制度,评价是否紧扣中心、遵循实际,能够通过有效的民主程序应用把党的主张科学地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二是评价凝聚共识是否有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协商建言、领导批阅,采纳反馈和督查落实等环节是否做到环环相扣有序运行。三是评价是否建立了全面有效的线上线下凝聚共识平台载体,平台的运用发挥了哪些作用,促成了什么共识。四是评价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是否有效发挥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用,最大限度地汇集和反映了社会不同界别和群体的诉求,凝聚了共识。五是评价共识凝聚过程中是否坚持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共识形成后能否将献策转化为党委的决策、议政转化为政府的行政、典型事例转化为推广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效果等等。

总之,应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的要求3】更好地发挥凝聚共识作用,为加快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创新发展、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海外网,新华社北京2019年12月31日电).

2】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新华社北京2019年9月20日电).

3】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新华社北京2019年9月20日电).


== 附件下载==

没有下一篇了